close

周振鶴:上海從來不是小漁村,上海城市近代化進程在全世界鮮有

“上海最大的特點是新,是創新。不要與其他城市比老,你有六千年,別人有一萬年。比老比不過人傢,比新則上海一騎絕塵。”復旦大學特聘教授、歷史學傢周振鶴近日現身建投書局,以“論上海城市近代化的開端”為題,從歷史學角度對上海的城市化進程做逐一梳理。這也是建投書局新一季“JIC講堂”文明之光系列的首講。

?

上海從來不是小漁村

?靜電機安裝

回頭看歷史,“上海”這個詞出現得很晚,現在能夠查到的是北宋初期,才有“上海”這個詞。“上海”作為聚落的名稱最早出現在《宋會要》裡,北宋政府在嘉興設立瞭青龍、華亭、上海等17個務。一般觀點認為,到瞭南宋末年上海設鎮,就標志著上海城市初步形成,因為鎮和市差不多,有鎮就有街,就有一個市面,但上海設鎮的具體年代始終無法確定,一般現在的地方志記載上海設鎮可能是在1193年到1267年,但最近有研究認為,上海可能從未設過鎮,鎮就是一個普通叫法,當一個地方足夠發達就叫作鎮。“所以可能上海鎮也隻是一個戲稱而已,上海是在青龍鎮下遊的松江南岸,松江很重要,現在叫吳淞江,東邊靠著上海浦,很遺憾我們到現在還不能確定知道上海浦的具體位置,隻能大概知道在虹口區,上海浦是松江南邊的一條支流,上海作為聚落的名稱應該就是由此而來的。”周振鶴說。

?

本來華亭的主要港口是在青龍鎮,後來由於上海比青龍更靠近海,作為港灣,條件比青龍更優越,所以華亭縣的外港自然就從青龍鎮移到上海,上海不但成為華亭縣的新港務,而且連原來設在縣城的市舶務也搬到上海來瞭。後來元朝又在上海設瞭市舶司,上海的貿易地位提高瞭。由於商業非常發達,上海成為華亭東北方的一個比較大的鎮,上海鎮跟附近五鄉的人口多起來之後便分瞭縣,那是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次年批準,第三年正式劃縣。

?

到嘉慶年間,因為上海的地理優點,航運很發達,所以當時有“江南之通津,東南之都會”之稱。“地大物博談不上,但作為海運和江運重要港口,上海的確很重要。”周振鶴說,“過去西洋人來到上海轉一圈,回去寫書,把上海的過去稱作小漁村,來彰顯他們到上海來引起上海的變化,其實不然,上海從來不是一個小漁村。當然也不是大都會,但可以說是一個東南壯縣,就是比較大的縣。”

?

城外城的建立讓上海與眾不同

?

鴉片戰爭前的上海成為沿海沿江航運重要的樞紐,洋貨及閩廣貨物都在上海轉運,小東門外就是大碼頭。乾隆時設立海關,遠近貨物新竹靜電機推薦廠商都是由吳淞口進來,這也使得上海成為西方列強覬覦之地。

?

盡管上海的經濟在明清時期得到長足發展,但始終是一種傳統的內向型經濟。在周振鶴看來,從上海務、上海鎮到上海縣,上海走過的是一條和中國其他縣城發展道路相同的經歷。這之後的突變就發生在鴉片戰爭以後,雖然從行政體系上看,上海到清末一直是個縣,行政地位沒有任何提高,但城市的形態發生瞭根本變化。最核心的便是城外有城,1843年起,英美法諸國相繼在上海老城廂的背面設立瞭租界,這個城市呈現的是全新近代化的城市形態,這個形態在中國其他地方沒有出現過,上海變成瞭世界的城市。

?

在周振鶴看來,上海在城外新建近代化城市是一個特殊的案例,世界上許多城市的改造和近代化都是在舊城的基礎上進行的,巴黎城的建立並不比上海早,巴黎是1850年以後改造的,因為是原地改造,所以都是五六層這樣很規范的建築。而上海的改造跟世界大部分城市不一樣,不是在上海原來這個城改造,而是在上海外面新建瞭一個新城。“上海原來的繁華地帶是在市內跟東南角,小東門一直到董傢渡那一塊地方,城外現在大傢看不到瞭,如果保留起來就是現在的北外灘、南外灘,當時那是最繁華的地方。”周振鶴說。

?

“在傳統城市中很難出現‘城外城’現象,它們的城市近代化不是一個新城的興起,而是舊城的改造,而且這種改造無論如何總要顯示出舊城區的底蘊。”在周振鶴看來,上海與廣州,甚至香港十分不同,“在上海,我們擁有的是一個在中國人自己土地上建立的現代化的貿易和工業城市。”

?

此次活動由建投書局與東方出版社聯合主辦,周振鶴新著《行不由徑》《中人白話》《藏書不樂》三本隨筆集同時與讀者見面。

?

《行不由徑》《中人白話》《藏書不靜電除油煙機保養費用樂》

周振鶴 著

東方出版社

?

靜電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jlsuxkstd 的頭像
    njlsuxkstd

    njlsuxkstd的部落格

    njlsuxkst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